医院动态
详细内容
News——我院成功开展首例超声引导下PTA治疗内瘘狭窄手术
患者陈某,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规律透析4年,今年出现内瘘血流量不佳,外部听诊发现血管杂音较小、局部震颤弱,经彩超检查后,确诊为上肢内瘘节段狭窄。
“近年来,随着人工肾技术的发展,尿毒症患者透析时间不断延长,随之而来的透析血管通路问题也越来越多见。良好的内瘘功能作为畅通血管通路的首选,是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前提,但内瘘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反复穿刺,即使十分精心保护,大部分患者仍会出现血管局部狭窄,并造成血流量降低,透析质量下降和一系列并发症。如果采取传统的手术修补方式,不仅会消耗宝贵的血管资源,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,而且需要临时导管过渡。作为内瘘狭窄的优先治疗手段,PTA技术具有损伤小、恢复时间短、可反复操作、节约血管资源等优点,受到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欢迎。”我院肾内科叶丽萍主任介绍。
PTA即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,在超声引导下完成该技术,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安全、创伤小、不消耗自身血管、保持自身血管揭破的完整性、术后恢复期等优点,尤其是对于多发狭窄的患者,可进行多点扩张,能有效利用有限的血管资源,已经成为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,并被写进了治疗指南。
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,采取传统方法可能要消耗掉患者超过5cm的自身血管,为了最大程度地服务患者,叶丽萍主任团队经过评估后,决定采用超声引导的PTA手术治疗,2019年8月4日上午,我院南区肾内科与南区超声科合作,为该患者进行了首例超声引导下的PTA手术,手术视野清楚、术中患者耐受良好,一个多小时的手术过程十分顺利。术后患者左前臂,内瘘震颤明显增强,前臂头静脉血流量达到750ml/min,手术穿刺点很小,无需缝合,压迫后止血无血肿。2天后内瘘正常使用,患者非常满意。
作为新技术项目,此次手术在我市属于首次,在省内三级医院也属于起步阶段。此项手术开展后,将能更好地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服务,既节约了社会资源、方便了患者、切实解决了问题,又填补了我市的一项技术空白。
肾内科 顾菁 供稿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支付宝生活号 | 微信服务号 | 微信订阅号 | 在线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