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来临,天气逐渐转凉,早晚温差较大。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、慢阻肺疾病等疾病发生。所以老年人要注意预防保健,积极控制原发疾病,以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,安然过冬。
一、心脑血管疾病
秋冬季节,老人要提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。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,血液粘稠度增高,导致血栓形成,血压增高或不稳定,心脏负担加重,容易发生高血压、心肌梗塞等疾病。
预防:注意保暖,适当活动;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。控制体重,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,防止便秘;定期体检或检查。早起晚上睡觉前最好喝200毫升温开水,便于稀释血液,降低血液粘稠度。饭后散步走是老年人最安全的有氧代谢运动,长期坚持可使血压下降、血糖降低,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。
二、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
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在冬季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,尽量不要感染上呼吸道疾病。普通的感冒会殃及老年患者的肺部,造成严重并发症。
预防:注意天气变化,及时增减衣服,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。饮食上不吃过敏食物、油腻食品,多吃青菜、红薯、菠菜、竹笋、芹菜、大白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,宜甘平润燥、养肺生津的食物如:梨、百合、麦冬、荸荠、山药、莲子、藕等、忌烟、酒辛辣食物,有吸烟史的老人一定要戒烟。
三、低体温综合征
低体温综合征是一种机体受寒冷刺激,以体温降至35℃以下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。不易引起人们重视,病人自觉畏寒怕冷、皮肤湿冷、四肢冰凉、不愿起床。
预防:采取有效的防寒保暖措施。冬季要注意测量老人的体温,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做居室,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,增加营养,多吃产热量高的食物,保证机体热量需要。对已患低体温综合征的患者,家人可先采取保暖措施,如老人体温仍不能回升,及时送医。
四、骨关节炎
关节炎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,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。早期表现为肢体发凉、麻木,腿部肌肉痉挛,“抽筋”等症状。往往早期症状并不典型,常会被患者忽视,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或是腰椎病等,耽误了治疗期。
预防: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防寒保暖。老年人冬天要多用热水泡脚,保证关节部位血液循环和活动。关节周围肌肉强度对关节稳定有明显的保护作用,缺乏运动往往会导致肌肉不同程度地萎缩,适度的运动锻炼对防治骨关节疾病有很大的帮助,如散步、健身操及太极拳(避免长时间屈膝)等。少爬楼、少拎重物尽量避免一些对关节不利的动作如蹲着择菜、洗衣、擦地及跷二郎腿等。
五、胃肠道疾病
秋冬季节早晚温差较大,受到冷空气刺激后,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胃炎、胃十二指肠溃疡,原来患有胃病的老年人,在冬季最容易旧病复发。
预防:注意腹部保暖,饮食宜清淡,尽量少食多餐吃些易消化、不油腻的食物,不要暴饮暴食。不吃生冷不洁食物,忌酸、辣和生冷,戒烟禁酒,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