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我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的要求,将院务信息公开作为提升医院现代化治理水平、保障社会公众和职工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的关键举措。以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为目标,持续优化工作机制,拓展公开渠道,深化公开内容,不断提升信息公开的透明度、及时性与实效性,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、提升医院公信力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一、健全组织体系,强化制度保障
我院高度重视院务信息公开工作。上半年,调整院务公开领导小组,由党委书记、院长担任组长,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,各主要职能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。修订完善《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务信息公开制度》,对院务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、内容范围、平台载体等进行了明确规定,并细化责任清单,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。
二、坚持公开原则,聚焦重点领域
我院坚持“公正、公平、便民”原则,持续深化社会公开与内部公开两大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。
(一)社会公开方面:聚焦社会关切,重点公开药品价格、医疗服务价格、检查项目价格等核心信息。严格执行并公示医疗费用清单制度、药品价格公示制度、检查价格公示制度。建立健全价格咨询与投诉管理制度,并在门诊显著位置设置一站式服务中心,明确服务职责。同时,主动公开医院基本信息(如执业许可)、大型医疗设备配置、医疗服务流程、医疗管理规范、行业作风(医德医风)建设情况等,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。
(二)内部公开方面:围绕决策权、用人权、管事权、财务权等“三重一大”事项的规范运行,保障职工民主权利。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常态化,年初按期召开职代会,全面听取职工代表对上年度医院运营情况的意见建议,审议并表决通过医院工作报告、工会工作报告、财务预决算报告等重大事项。对于人事任免、职称评聘、员工福利政策调整、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计划、固定资产处置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医院发展的重大事项,均严格履行集体研究、民主决策程序,并将最终决议通过院内公告栏、官方网站、OA系统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全体职工公示,有效增强了决策透明度和依法治院公信力。
三、拓展多元载体,深化公开形式
为提升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覆盖面,我院积极建设和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平台:
(一)社会公开载体
线上: 医院官方网站作为主阵地,及时发布更新各类信息。微信公众号推送重要通知、新闻动态及服务信息。
线下: 门诊大厅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,滚动播放科室介绍、专家出诊信息、收费项目及标准等。在全院各区域布设自助查询机,方便患者自助获取信息。设立固定宣传栏、编印宣传册页及院刊简报。同时,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,在全院开展导医、导诊服务。
(二)内部公开渠道
会议传达:通过院长办公会、科主任会、护士长会、中层干部会、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类会议及时传达重要信息。
平台公示:院内设置固定公开栏,张贴公示文件。医院OA系统作为内部信息发布核心平台,高效推送人事、财务、管理类通知文件。
以上渠道确保了党建党务、医德医风、科研教学、人事管理、经济运营、基建项目、药械采购等信息及时、准确传递至每位职工。
四、强化宣传引导,提升工作成效
(一)院内宣传阵地建设:2025年上半年,印发院刊 6期,发布新闻稿件202篇,推送微信 394条,上传医院官网各类信息439条并及时更新信息,通过医院OA系统推送人事任免、任务部署、上级文件等院务公开信息320余条。
(二)市级主流媒体合作:完成与滁州广播电视台、《安徽科技报》、市卫健委视频号和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的宣传合作联系对接工作。上半年在《安徽科技报》及新媒体平台刊登各类稿件4篇,《滁州日报》刊登新闻2篇,滁州电视台新闻综合栏目播出2期,今晚看滁州栏目播出1期。市卫健委视频号发布各类宣传视频15条,市卫健委微信公众号转发各类医讯、新闻等微信37条。
(三) 聚焦重点专题宣传:开设省级重点专科宣传专栏,组织11个省级重点专科收集文字和图片材料,精心整理编辑,从专科实力、诊疗特色、人才培养、科研教学及对外合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宣传,目前已编辑完成医学影像科、血液内科、肿瘤内科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血管外科等5个科室的宣传,取得良好效果。
(四)科室业务与服务推广:配合护理部、会诊转诊中心、信息科、骨科、心血管内科、儿外科、泌尿外科、介入血管科等,积极开展“亭城e护”、无纸化病历等新业务、临床新技术项目的宣传推广。收集锦旗、感谢信等资料编辑制作“医患和谐”专题展板2期。配合院医务科、医改办等科室推出知名专家坐诊、大型义诊服务等各类医讯127条,健康科普宣教10条。
(五)专项工作与普法宣传:配合相关科室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、民法典、禁毒及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”、“安全生产月”、“国家档案日”、“法治政府创建”等各类纪念日相关宣传工作,做好医院电子屏、宣传栏等内容的维护和更新工作。
五、严格自查自纠,促进持续改进
我院严格对照《安徽省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目录》《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务信息公开制度》要求,对49项公开指标进行全面自查评估。目前,信息公开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,但在信息完整性、更新及时性、呈现规范性方面仍需持续提升。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如下:
1.机构信息不完整
问题:机构基本情况介绍信息未公开;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正本图片模糊,副本缺失处罚记录、备注信息。
整改:补充完整介绍文本、高清许可证图片及副本完整信息。
2.诊疗服务信息公开缺失
问题:未公开检验检查注意事项、双向转诊合作机构联系方式、特需诊疗项目导引。
整改:完善专栏信息,明确转诊对接渠道及特需服务细则。
3. 投诉处理信息缺失
问题:未公开投诉处理的接待时间和联系方式等信息
整改:投诉处理途径已公开,持续保持更新。
4.便民服务缺失
问题:未公开在线/线下咨询服务信息。
整改:补充咨询渠道说明,提供具体流程。
5.医疗价格信息滞后
问题:医疗服务价格、药品耗材品规未及时更新。
整改:同步最新价格目录,责任科室建立季度核查机制。
6.医保政策未转载
问题:缺失医保报销政策链接。
整改:转载医保平台最新政策。
7.预约系统加载异常
问题:支付宝/公众号等预约流程图片加载异常。
整改:立即排查修复。
8.远程医疗缺项
问题:未公开远程/互联网医疗流程及联系方式。
整改:补充操作指南及技术支持电话。
9.其他重点问题及整改措施
完善公卫应急处置信息;补齐上门服务流程、联系方式;补充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及流程文本;定期公开院务信息公开工作报告。
六、总结与下一步工作
2025年上半年,我院院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,组织制度更趋完善,公开内容不断深化,载体形式日益多元,宣传效果逐步显现,自查整改推动落实。然而,对标更高要求,在信息更新时效、精细化管理、互动回应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。下半年,我院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,狠抓整改落实,重点在动态信息更新机制、信息公开质量审核、公众互动反馈渠道建设等方面下功夫,推动院务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,更好地服务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局。
2025年8月28日